“天窗”“接地”“天眼” …… 你是否听身边的铁路朋友 说起过这样的神秘“暗语” 这些词汇都有什么含义呢? 今天 小编就为大家揭秘 铁路供电人的专属“行话” 01 # 安全距离 # 牵引供电设备主要是为电力机车运行提供电能,输电线路带有25千伏的高压电,如果与带电设备距离过小,高压电就会击穿空气放电。为了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带电设备运行期间必须与人、地面或其他设施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段距离就叫作“安全距离”。 02 # 天窗 # 这里的“天窗”并不是指屋顶上的窗户,而是铁路供电人用来养护维修设备的时间。作业人员利用列车不运行时段,在铁道线上进行作业,这段时间就被称为“天窗”。为了保障铁路正常运输秩序,“天窗”往往安排在深夜或凌晨。 03 # 上网 # 铁路供电人的“上网”,可不是去网吧上网,而是上接触网。铁道线上方密密麻麻的电线就是为列车提供电能的接触网,作业人员要利用车梯或支柱攀爬到6米高空检查接触网及各零部件状态,这个过程就叫作“上网”。对他们来说“上网”是一项必备技能,是检修作业的必经流程。 04 # 陆地航母 # JJC型接触网检修列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科技含量最高的接触网检修设备,车顶作业平台面积达400平方米,宛如一个巨型“跑道”,能同时满足30人作业,被称为铁路供电人的“陆地航母”。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接触网检修作业模式,从原来的“单兵”作业变成了现在的“大兵团”集中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检修效率。 05 # 接地 # 接触网设备停电后可能会残留少量电能,必须先将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将其中残留的电能全部释放出去,工作人员才能进行作业。“接地”的区段处于电流“真空区”,电流会顺着大地流走,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人身安全上了一道可靠的“保险”。 06 # 开票 # 在停电检修作业前,工作人员都需要“开票”,但它可不是为了报销,而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工作票中明确了作业的范围、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及作业人员的责任与分工,加强了人员在维修设备时对风险因素的辨识,消除了作业安全隐患。 07 # 搓澡 # 难道工作人员上班时还需要“搓澡”?这里可不是指给自己“搓澡”,而是给绝缘子“搓澡”。接触网绝缘子常年裸露在外,悬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灰尘会附着在绝缘子上,导致绝缘性能下降。铁路供电人会定期用绝缘子冲洗车对其进行高压冲洗,或是使用清洁干燥的抹布擦拭,确保绝缘子绝缘状态良好。 08 # 激光炮 # “激光炮”学名叫激光异物清除仪。大风天气下,各类轻飘物会被吹到铁路接触网上,给铁路行车带来安全隐患,使用“激光炮”在封闭网围栏外进行远程操控,发射激光束,利用激光束能量,使轻飘物温度升高后熔化或者气化升华,有了它的助力,可以随时随地、轻轻松松地清除轻飘物。 09 # 天眼 # 铁路有一套全方位、全时段监测接触网状态的系统——“6C系统”,它可以依托传感器、图像以及通信技术,采集设备参数和影像,如同远程为设备做“体检”,工作人员可以准确掌握受电弓、接触线和各零部件的运行状态,被称为接触网“天眼”系统。 铁路供电人的“暗语” 你都了解了吗 还想知道哪些 关于铁路人的专属“语言”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素材:包头供电段融媒体工作室 文图:刘佳 张永坤 张飞 编辑:赵静怡 审核:张利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