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2024-9-3 23:06| 发布者: 特警| 查看: 135| 评论: 0

摘要: 钢铁工业是现代工业的脊梁。一五计划期间提出“156项工程”建设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就是“重中之重”。时至今日,我们生活中很多司空见惯的便利,比如火车的钢轨,都可以溯源到那个火热的年代。今天带来《国 ...
钢铁工业是现代工业的脊梁。

一五计划期间提出“156项工程”建设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就是“重中之重”。

时至今日,我们生活中很多司空见惯的便利,比如火车的钢轨,都可以溯源到那个火热的年代。

今天带来《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第二集《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骆玉珠!你去哪儿……下一站你下车好不好!”

这是张译演技封神的片断。他扮演的陈江河与殷桃扮演的骆玉珠,8年后阴差阳错在某个小火车站相逢。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对面的火车缓缓启动,差一点,他们又一次失散于人海。

幸好,绿皮车虽然“哐当哐当”地启动了,骆玉珠还是听到了陈江河声嘶力竭的呼喊:下一站,你下车好不好!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如果,他们当时乘坐的,是动车,是高铁呢?

“哐当哐当”的声音变成“嗖”的一声,只怕他们再无缘重逢。

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来的?

对于经历过绿皮火车的人们而言,回忆并不像电视剧情节那么浪漫:汽笛轰鸣,空间很满,时间很长,还有最为标志性的“哐当哐当”的背景音。

这声音来自车轮与钢轨接头的碰撞。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无垠土地上,中国铁路里程已经达到15.9万公里,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是由不同长度的无数根钢轨连接而成。

曾经,受限于工艺条件,每根钢轨长度只有25米,每两根钢轨连接处会预留8毫米左右轨缝,以应对钢轨热胀冷缩。

因每根钢轨长度相等,车轮运行至轨缝处就会产生规律的哐当声。

久而久之,这声音逐渐成为人们记忆中火车标志性的声音。

相信很多人都曾枕着这“哐当”声入眠——它单调,枯燥,专治失眠。

不过,也有很多人因此而失眠,是谁呢?

是鞍钢的钢轨制造者们。

在他们的心里,始终有着让火车“陆地飞行”的梦想,而这种老旧的铁轨,接缝不但有噪音,还会极大影响火车行驶速度。

钢轨的“进化”

让火车的“哐当”声消失了

那钢轨可不可以做到无缝衔接呢?

1958年北京至天津的正线铁路采用气压焊法焊接,铺设了200米无缝线路,这是焊接长钢轨第一次铺设在正线铁路上。

60余年来,我国陆续发展了钢轨铝热焊接、气压焊接、闪光焊接技术。

简单来讲,这些技术主要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让钢轨连接处越来越严丝合缝。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钢轨焊接后,形为了一个无缝的整体,车轮经过焊接处的哐当声也基本消失了。

除了无缝衔接,还有别的办法降噪增速吗?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延长单根钢轨长度。

在中国铁道博物馆,珍藏着一根1901年生产的“百岁轨”,仅有675毫米。

旧中国,工业落后,只能生产出这么长的钢轨。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刚刚回归人民怀抱的鞍钢千疮百孔,到处是残垣断壁。

如今,在鞍钢生产车间,重轨生产线正在一次次刷新工业极限,钢轨定尺长度从25米到50米,再到100米!

以100米长定尺钢轨为例,平直度偏差不超过0.5毫米,代表着国际最高水平。

再通过无缝化焊接,钢轨就连成了一个整体。

“哐当、哐当”的声音就这样成为了历史的回响。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鞍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百米长定尺钢轨

绿皮车的哐当声和高铁的呼啸声。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有你一回头就可以看见的旧时光,也有一抬头就可以看见的工业巨变。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如果说绿皮车留下的是温度,那么高铁带来的则是速度。

中国第一批具有高纯净度、高平直度的时速200公里客运专线钢轨,2000年在鞍钢下线,当年就被铺设在

中国大陆第一条时速200公里铁路——秦沈客运专线;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我国高铁真正实现了“陆地飞行”,从北京到天津仅需半个小时;2022年,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全线铺轨贯通,鞍钢为该线路提供全部高速道岔钢轨。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鞍钢采用世界最先进的万能轧机装备和轧制工艺的万能生产线

火车跑得快,钢轨必须顺滑无比,精度偏差以毫米计算。

如今,鞍钢生产的钢轨有多精细呢?

举个例子,3米范围内钢轨顶面偏差小于0.3毫米,极度精细的中国制造,让高速运行的列车连一滴水都不会倾洒,真正实现了让火车“陆地飞行”的梦想。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鞍钢百米钢轨平直度测量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风靡全球的中国高铁“立硬币”实验

你可曾听懂钢轨的鸣响?

“哐当哐当”的重奏,是起步是激励;“嗖嗖”的迅疾,是追赶是急切,近乎无声的飞驰,则带着腾飞的昂扬,它见证着中国铁路的百年巨变和飞速发展,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千山万水横跨,只为一睹你的风采。

钢轨制造一路向前,让中国速度带你飞!

国家工业密码|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75载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千千万万国有企业建设者用智慧和血汗筑就了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如今,国有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推动我国工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新华网、云听APP、喜马拉雅APP、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以国有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为起点,回顾国资央企打造工业体系的生动故事,解析宝贵经验的奋斗密码,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资小新”

原标题《国家工业密码 | 火车的“哐当”声,是怎么消失的?》

来源:澎湃政务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 铁道职培公众号

  • 扫描下载APP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 QQ: 871889019

    客服电话

    183-9671-7087

    电子邮件

    mlkj@aliyun.com

    在线时间:9:00-21: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