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时评:中国铁路建设春潮涌 经济腾飞动能足

2025-3-13 16:26| 发布者: 天下无双| 查看: 166| 评论: 0

摘要: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国铁集团传来捷报:今年1至2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5.4亿元,同比增长5.1% 。西安至延安高铁全线隧道贯通、重庆东站进入静态验收、沪渝蓉高铁沪宁合段加速推进 ...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国铁集团传来捷报:今年1至2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5.4亿元,同比增长5.1% 。西安至延安高铁全线隧道贯通、重庆东站进入静态验收、沪渝蓉高铁沪宁合段加速推进……一幅以钢铁动脉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这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亮眼成绩,更是中国经济开年奋进的生动缩影,彰显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的发展底色。

时评:中国铁路建设春潮涌 经济腾飞动能足


联网补网,区域协调筑骨架。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先行官”。今年开年,国铁集团以“联网、补网、强链”为战略导向,在秦巴山区、云贵高原、长三角经济带等重点区域掀起建设热潮。西安至延安高铁全线隧道贯通,让革命老区迈入“2小时经济圈”;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提速,西南出海通道再添新支线;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突破关键节点,“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成型。这些重大工程既补强了中西部交通短板,又优化了东部发达地区路网结构,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为区域协调发展搭建起坚实的“钢筋铁骨”。

科技融合,产业升级育新机。在重庆东站建设现场,智能化施工机械与数字孪生技术交相辉映;在安康隧道施工现场,全断面硬岩掘进机突破复杂地质难题。数据显示,当前铁路建设科技创新贡献率已超过60%,BIM技术应用覆盖率达90%。“硬基建”与“软实力”深度融合,刷新着中国建造的速度与精度,更成为培育出新质生产力的沃土。从装配式建筑到绿色施工,从智能运维到数字孪生,铁路建设正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乘数效应,稳投促业保民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铁路建设以超常规力度落实中央“扩大有效投资”部署。685.4亿元的投资数据背后,是数万施工人员的奋战身影,是千余家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力,更是钢铁、水泥、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全面激活。据测算,铁路投资每增加1亿元,可带动GDP增长2.63亿元,创造就业岗位8000个。西南地区建材市场供销两旺,装备制造企业订单排至三季度,沿线物流园区提前布局……一条条延伸的钢轨,正在书写“稳投资、促就业、保民生”的温暖答卷。

从沙漠戈壁到江南水乡,从雪域高原到滨海之畔,3万公里高铁线路如同跃动的音符,奏响新时代的奋进乐章。当我们看到复兴号穿越秦岭隧道、疾驰在黄土高坡,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速度的提升,更是一个东方大国的战略定力与发展智慧。这背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独特优势,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强大合力,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伟力。

春风浩荡满目新,砥砺奋进正当时。铁路建设的铿锵步伐,既丈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力度,也标注着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随着更多“钢铁巨龙”穿山越岭、纵横驰骋,必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让我们期待,这张承载梦想的铁路网,继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柏旖旎 王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 铁道职培公众号

  • 扫描下载APP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 QQ: 871889019

    客服电话

    183-9671-7087

    电子邮件

    mlkj@aliyun.com

    在线时间:9:00-21: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