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山渠水之间,有一座小镇因铁路而改写命运,它就是四川达州的三汇镇。其位于四川省渠县北部,因巴河、洲河与渠江三水交汇而得名。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古镇,曾以水运枢纽闻名,素有“三江六码头”之称。而真正让其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是铁路运输的兴起。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三汇镇凭借多条铁路干线的交汇,从传统水运码头转型为现代工商业重镇,书写了一段“因路而兴”的发展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襄渝铁路的建设如一声激昂号角,打破了三汇镇的宁静。建设者们披星戴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钢铁巨龙引入这片土地。1975年,襄渝铁路三汇镇站建成,成为达州地区最早的铁路站点之一,初期每日上下行各五次列车,为当地物资运输和人员流动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后,随着1997年达成铁路(西南首条快速铁路)的贯通,三汇镇站成为襄渝、达成、达三线三线交汇的咽喉要道,日均通过列车达160余对,承担着川东北地区“东出北上”的运输重任。铁路的密集交汇使其成为川渝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被誉为“川东北铁路门户”,极大缓解了宝成铁路的运输压力,并为成渝经济圈的联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汇镇火车站名牌 摄影/樊渐诩) 铁路的贯通彻底改变了三汇镇的经济格局。凭借交通优势,该镇迅速聚集了60余家中央及地方企业,包括铁道部路桥集团公司川东水泥厂等大型工业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铁路不仅加速了本地资源(如煤炭、石灰石)的外运,还带动了柑橘、苎麻等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与加工。三汇特醋作为中国十大名醋之一,依托铁路网络销往全国,成为地方品牌标杆。此外,铁路站点带来的物流便利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口,推动商业繁荣,使其与重庆白沙镇等并称“全川四大经济重镇”。 铁路不仅带来了经济活力,也促进了三汇镇的人口结构改变。铁路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吸引了无数外地求职者和创业者。小镇街头巷尾,不同口音交织,各地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居民们的生活方式也日新月异,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后,对教育、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学校、电影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 如今,三汇镇不仅有襄渝铁路穿镇而过,还与达三线、达成铁路紧密相连。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让三汇镇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持续奋进。每逢节假日,三汇镇站人头攒动,满载着旅客的列车穿梭往来,见证着小镇的繁荣与活力。三汇镇因铁路运输而崛起的故事,是交通改变城镇命运的生动写照,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遂宁工务段 樊渐诩) |
技术支持|试题宝|手机版|铁道行业职教培训考试网站平台|铁道职培
( 鲁ICP备18021794号-3|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99 )
GMT+8, 2025-5-4 08:30 , Processed in 0.08546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