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8%的咖啡豆产自云南,保山市的咖啡产量在云南省排第一,今年春节,保山小粒咖啡已经成为新年礼物的热门选择。2022年7月,随着大瑞铁路大保段正式通车,滇西保山这座边陲小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33公里的钢铁动脉,不仅打通了山区与外界的物理屏障,更激活了保山咖啡产业的“一池春水”。两年来,这条铁路以“交通先行”助力乡村振兴,让深山咖啡豆跨越重山、走向世界,书写了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物流升级,从“山路难行”到“黄金通道”。过去运咖啡豆,山路颠簸损耗大,运费占了三成成本,外商压价到8元一公斤,乡亲们只能干着急。铁路通车后,货运专列让咖啡豆48小时直达东部城市,运输成本降低40%,精品豆收购价跃升至25元/公斤。数据显示,保山市注册咖啡专业合作社88个、咖啡家庭农场6户,带动咖农5万余人,人均收入4000元,户均收入1.57万元,撂荒咖啡田重现生机。 人才回流,青春力量赋能产业升级。火车的轰鸣声,唤醒了山乡的活力。在新寨村,90后返乡青年熊双燕将自家小院打造成“咖啡创客空间”,游客可体验咖啡从采摘到烘焙的全流程。保山市人社局数据显示,通车以来,沿线新增返乡创业青年2300余人,创办电商团队经营主体480个,带动就业1.8万人。昔日的“空心村”,如今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热土。 科技赋能,小豆子变身“国际尖货”。在保山货运站,一列列集装箱整装待发。从刚开通时运输生豆到现在的深加工产品,产业链越拉长,云南咖啡出口货值全国第一,其中保山咖啡精品率45%、精深加工率65%,均为全省第一。2023年,保山咖啡斩获纽约国际咖啡博览会金奖;2024年出口均价从每吨2000美元跃升至5500美元。23个现代化咖啡庄园沿铁轨布局,滇西山乡正成为区域性咖啡产业枢纽。 致富答卷,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截至2025年1月,大瑞铁路大保段累计运输货物416.7万吨,发送旅客616.1万人次;保山咖啡种植面积从8万亩扩至13万亩,年综合产值达75.95亿元;沿线16个行政村集体收入翻倍,其中“全国咖啡第一村”新寨村收入较通车前增长15倍。夜幕下,货运站内灯火通明,咖啡豆与缅甸矿石“拼车”出滇,这条铁轨不仅承载着货物,更链接着边疆地区融入“双循环”的新机遇。 从“藏在深山”到“畅销全球”,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保山咖啡的蝶变之路,彰显了“铁路+产业”的乘数效应,更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滇西咖乡正以昂扬之姿,谱写乡村振兴的壮美新篇。 (来源:中国网 作者:马紫康) |
技术支持|试题宝|手机版|铁道行业职教培训考试网站平台|铁道职培
( 鲁ICP备18021794号-3|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99 )
GMT+8, 2025-5-4 08:13 , Processed in 0.09293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