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南疆大地上,一列绿皮火车穿行于戈壁与绿洲之间,用蜿蜒的铁轨串联起希望与幸福。乌鲁木齐至和田的7556次列车,自2012年开行以来,便肩负起服务民生、助力脱贫的使命。2016年,随着线路延伸至和田站,这趟全程1960公里的“钢铁长龙”,承载着群众的出行需求,更托举起乡村振兴的梦想,用行动诠释了铁路服务“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 扎根南疆,铺就民生幸福路。南疆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曾是制约发展的关键难题。7556次列车途经和田县等铁路定点扶贫地区,覆盖63个站点,最低票价仅需4元,极大降低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成本。对于许多偏远村镇的居民而言,这趟列车是就医、求学、务工的唯一通道。列车的开通,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拉近了城乡发展的差距。据统计,列车日均运送旅客超千人,寒暑假和农忙时节更是座无虚席。它像一条流动的纽带,将南疆的乡村与城市紧密相连,让闭塞的村落融入现代经济的脉搏。 列车巴扎,激活乡村致富经。如果说便利出行是列车的“基本功能”,那么“列车巴扎”的诞生则让这趟公益慢车焕发出新的生机。2021年7月,为助力农民增收,和田玉龙号列车创新推出“列车巴扎”,让南疆的优质特产从田间地头直达旅客手中,既丰富了旅途生活,又为农民开辟了销售新渠道。列车巴扎不仅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南疆特色产品走出深山,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服务创新,书写惠民暖篇章。7556次列车的价值,不仅在于运输功能,更在于其不断升级的服务品质。为保障农民卖货,列车增设货物存放区,提供免费搬运服务,乘务员化身“推销员”,用广播为特色产品“代言”。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让列车巴扎既热闹又规范。从“扶贫车”到“连心车”,7556次列车用12年的坚守,通过降低出行成本、拓宽销售渠道、创新服务模式,这趟列车让数千农户摆脱贫困,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铁轨旁生根发芽。 以铁轨为笔,以温情为墨,7556次列车不仅是穿行于荒漠绿洲的“钢铁长龙”,更是一条承载使命的“共富动脉”——它以普惠之价打通民生桎梏,以创新之智激活乡村经济,以赤诚之心熔铸民族团结。它让戈壁的果实跃入都市的餐桌,让山乡的梦想驶向时代的潮头,更以铁轨为弦,奏响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恢弘乐章。这是铁路的担当,亦是时代的回响:当车轮滚滚向前,南疆振兴的画卷正与家国同频,在万里山河间绘就一幅生生不息的奋斗风景图。(赵嘉怡) |
技术支持|试题宝|手机版|铁道行业职教培训考试网站平台|铁道职培
( 鲁ICP备18021794号-3|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99 )
GMT+8, 2025-5-4 08:28 , Processed in 0.08356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