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桥隧比74.68%!拉林铁路全线共有隧道47座、桥梁121座

2025-2-9 20:46| 发布者: 优雅风华| 查看: 113| 评论: 0

摘要: 拉林铁路线路从已经建成的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引出,向南穿过冈底斯山余脉进入雅鲁藏布江河谷,跨过雅鲁藏布江后,一路向东直到林芝。据悉,90%以上的路段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穿越高烈度地震带和地质断裂带 ...

拉林铁路线路从已经建成的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引出,向南穿过冈底斯山余脉进入雅鲁藏布江河谷,跨过雅鲁藏布江后,一路向东直到林芝。据悉,90%以上的路段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穿越高烈度地震带和地质断裂带,施工难度极大。其中,桥隧比重达74.68%,全线共有桥梁121座、隧道47座,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

隧道建设是“重头戏”

记者了解到,拉林铁路共建设隧道47座,总长度216.5公里,占线路总长的54%。隧道建设既是拉林铁路的“重头戏”,也是难啃的“硬骨头”。经过产学研一体化攻关,创新技术运用,不仅实现了各隧道安全优质建成,并且创造了良好运营条件。

巴玉隧道是典型的强岩爆隧道,全长13073米,岩爆段占全隧94%,山势陡峭、地理环境复杂,隧址区高差达2300米,最大埋深2080米,是目前国内埋深最大的铁路隧道。建设者们采用微震监测技术和超前钻孔、高压水释放岩石应力、约束限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实现了隧道安全贯通。


桥隧比74.68%!拉林铁路全线共有隧道47座、桥梁121座

复兴号列车驶出拉林铁路的嘎拉山隧道(图片来源 新华社)

桑珠岭隧道是典型的高地温隧道,地处山南境内雅鲁藏布江桑加大峡谷,穿越沃卡东缘温泉断裂带,最高地温达89.3℃。建设者通过创新运用综合降温技术、隔热技术,建成了这一世界上罕见的高地温铁路隧道。还有典型的风积沙隧道——嘎拉山隧道、富水冰碛层隧道——藏嘎隧道、软岩大变形隧道——江木拉隧道等等,很多隧道地质情况复杂,但建设者通过各种科研攻关、创新技术,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了世界上很多第一。

桥梁建设难度大

拉林铁路全线桥梁共计121座,总长度84.6公里,占线路总长21%。其中跨越雅鲁藏布江的桥梁16座,有海拔最高(3350米)主跨最大(430米)的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有全长最长(5727米)的贡嘎雅鲁藏布江特大桥。

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位于山南市桑加大峡谷藏木水电站上游库区,全长525.1米,主跨430米,桥址海拔3350米,横跨水深66米的雅鲁藏布江,桥址处于自然坡度15°至75°斜坡上。同时,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创造了世界同类型铁路桥梁海拔最高(海拔3350米)、钢管拱跨度最大(主跨430米)、主拱钢管直径最大(钢管直径1.8米)、钢管拱单根管内混凝土顶升方量最多(单根管内混凝土顶升方量1022方)的四个“世界第一”。


桥隧比74.68%!拉林铁路全线共有隧道47座、桥梁121座

“复兴号”列车行驶在西藏山南市境内(图片来源 新华社)

贡嘎雅鲁藏布江特大桥全长5727米,位于山南市贡嘎县境内,是拉林铁路跨越雅鲁藏布江的第一座大桥,是拉林铁路同时也是现阶段西藏境内最长的铁路桥。施工期间,建设者们积极同气象部门沟通,采用先进的测风设备,科学判断安全铺架时间,降低了大风的影响。该桥分别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及圆曲线上,桥面节段梁施工采用“长线法”预制胶接法拼装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属于首次在高原地区实施,技术和质量控制难度大,为今后高原等恶劣自然环境下节段梁施工奠定了一定基础。(西藏商报记者 张雪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 铁道职培公众号

  • 扫描下载APP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 QQ: 871889019

    客服电话

    183-9671-7087

    电子邮件

    mlkj@aliyun.com

    在线时间:9:00-21: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