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期间,“我的铁路风景”活动火热开展,成为春运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以铁路为纽带,串联起时代发展的壮阔图景与人间烟火的温情瞬间,引发了全民参与的浪潮。镜头与文字记录下的每一帧画面、每一段故事,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文明温度与精神高度。 多维视角,科技与人文的交响。活动以铁路为窗口,立体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图景。从渝昆高铁的“钢铁巨龙”缩短时空距离,到青藏铁路、成昆铁路串起“诗和远方”,铁路网络不仅成为经济动脉,更化身文化长廊。福建漳州火车站的非遗体验活动让旅客参与少数民族舞蹈中,南昌火车站滚动播放极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海报,这些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交通场景,实现“流动的文明传承”。 无数普通旅客与铁路工作者用镜头与笔触记录下动人的瞬间。一位网友分享的照片里,G5006次列车的“瓷韵归途”车厢中,青花瓷纹饰与旅客的笑脸相映成趣,乘务员用快板演绎春运故事,车厢内掌声不断。另一段短视频中,湖南娄底车站的“千杯茶”服务延续三十年,志愿者为候车旅客递上热姜茶,热气氤氲中,一位老人感慨:“这杯茶暖胃,更暖心”。 家国情怀的具象化“我的铁路风景”之所以引发共鸣,在于它超越了物理空间的记录,成为情感与价值的载体。春运归途中,车窗外的山河从北国雪原到江南烟雨,既是地理景观的流动,更是游子对“家”的奔赴。 从“彻夜排队购票”到“刷脸进站”,从“泡面充饥”到“热链餐食”,铁路服务的变迁折射出从“生存型出行”到“品质化生活”的飞跃。而旅客自觉排队、互助礼让的文明场景,则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铁路之韵,今朝共筑。“我的铁路风景”不仅是一场宣传活动,更是一部流动的史诗。它用铁轨丈量国土的辽阔,用速度诠释发展的脉搏,用服务传递文明的温度。当镜头对准飞驰的列车、坚守的身影、归家的笑脸,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自信与温情。这趟承载着亿万人梦想的列车,正驶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作者:孙宇) |
技术支持|试题宝|手机版|铁道行业职教培训考试网站平台|铁道职培
( 鲁ICP备18021794号-3|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99 )
GMT+8, 2025-5-4 08:08 , Processed in 0.1341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