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昆铁路贵州东段 有一座全长2263米的隧道 绵延于大山深处 它是全国铁路隧道中唯一用 “三八”命名的一座隧道 这座隧道位于 沪昆铁路六个鸡站与凯里西站之间 由成都局集团公司 凯里工务段负责日常巡查养护 “三八隧道”名字的由来 同一段峥嵘岁月 密不可分 1970年,湘黔铁路会战开始,由第二铁路工程局第二铁路工程处铁三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民兵团三八女民兵连负责施工。当年11月14日,“三八隧道”施工帷幕拉开。 半数是苗族、水族和布依族,平均年龄只有十九岁的丹寨女民兵,巾帼不让须眉,扛起修建东头甘田坡1号隧道的重任。因公路尚未修通,山高谷深,地理条件复杂,大量物资靠人拉肩扛。 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她们像男人一样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一锤接一锤地击打,一点一点地开凿炮眼,修建了这座全长2263米的隧道。在大自然设下的重重难题面前,一个个“巾帼英雄”交出了让世人为之惊叹的答卷。 为展现女民兵在铁路修建史上不畏艰险、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经湘黔铁路会战总指挥部决定,甘田坡一号隧道命名为“三八隧道”。后来,为了方便运营及养护,经施工单位建议,将三八隧道与甘田坡二号隧道用17米明洞连接合并。根据贵(指)1971年〔56〕号文件决定,东头进口定名“三八隧道”,西头出口命名“甘田坡隧道”。 目前,三八隧道由凯里工务段负责维修保养。日常巡查中,工作人员主要检查隧道是否漏水、衬砌裂缝、排水沟堵塞等病害,同时还要检查钢轨尺寸有无超限及其他线路问题。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凯里工务段组织了4名不同岗位的女职工来到三八隧道,开展了“融入式体验,展巾帼风采”为主题的活动。女职工们通过模拟演练对三八隧道和南山河钢梁桥的联合检查,深刻感受到当年女子民兵连修铁路攻坚克难的精神。 54年后的今天 这座隧道依然运行良好 证明当初施工质量堪称一流 铸道沪昆的丹寨女民兵功不可没 |
技术支持|试题宝|手机版|铁道行业职教培训考试网站平台|铁道职培
( 鲁ICP备18021794号-3|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99 )
GMT+8, 2025-5-3 19:30 , Processed in 0.10571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