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出段与挂车 第十二条 机车整备完毕机班全员上车后,要道准备出段。 1.确认调车信号或股道号码信号、道岔开通信号、道岔表示器显示正确,厉行确认呼唤 (应答),鸣笛动车(限鸣区段除外,下同)。确认呼唤(应答)标准见附件 7。 2.移动机车前,应确认相关人员处于安全处所,防溜撤除,注意邻线机车、车辆的移动 情况。段内走行严守速度规定。 3.机车到达站、段分界点停车,签认出段时分(单班单司机签点办法由铁路局规定), 了解挂车股道和经路,执行车机联控,按信号显示出段。 第十三条 进入挂车线后,应严格控制机车速度,执行“十、五、三车”和一度停车规定, 确认脱轨器、防护信号及停留车位置。 1.距脱轨器、防护信号、车列 10m 前必须停车。 2.确认脱轨器、防护信号撤除后,显示连挂信号,以不超过 5km/h 的速度平稳连挂。 3.连挂时,根据需要适量撒砂,连挂后要试拉。 第十四条 挂车后,机车保持制动,司机确认机车与第一位车辆的车钩、软管连结和折 角塞门状态。多机重联时,机车与车辆连挂状态的检查由连挂司机负责;列车本务司机应复 检机车与第一位车辆的车钩、软管连结和折角塞门状态。 1.正确输入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以下简称“CIR”)、LKJ 有关数据,采用微机控制制 动系统的机车,核对制动机设定的列车种类。向运转车长或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了解 编组情况、途中甩挂计划及其他有关事项。 2.货运票据、列车编组顺序表需由机车乘务组携带时,应按规定办理交接,并妥善保管。 3.司机应在列车充风或列车制动机试验时,检查本务机车与列尾装置主机是否已形成“一 对一”关系。 4.制动主管达到定压后,司机按规定及检车人员的要求进行列车制动机试验,装有防折 关装置的机车应确认制动主管贯通情况。 5.发现充、排风时间短等异常或制动主管漏泄每分钟超过 20kPa 时,及时通知检车人员 (无检车人员时通知车站值班员)。 6.制动关门车辆数超过规定时,发车前应持有制动效能证明书。 7.列车制动机进行持续一定时间的保压试验,应在试验完毕后,接受制动效能证明书。 8.司机接到制动效能证明书后,应校核每百吨列车重量换算闸瓦压力,不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及本区段的规定时,应向车站值班员报告。 9.直供电列车连挂后,司机拔出供电钥匙与客列检(或车辆乘务人员)按规定办理交接、 供电手续,电力机车还需断开主断路器。 第十五条 列车制动机试验 1.全部试验 列检作业场无列车制动机的地面试验设备或该设备发生故障时,机车对列车充满风后, 司机应根据检车员的要求进行试验: (1) 自阀减压 50kPa(编组 60 辆及以上时为70kPa)并保压 1min,对列车制动机进行 感度试验,全列车必须发生制动作用,并不得发生自然缓解,司机检查制动主管漏泄量,每 分钟不得超过 20kPa;手柄移至运转位后,全列车须在 1min 内缓解完毕。 (2) 自阀施行最大有效减压(制动主管定压 500kPa 时为 140kPa,定压 600kPa 时为 170kPa),对列车制动机进行安定试验,以便检车员检查列车制动机,要求不发生紧急制动, 并检查制动缸活塞行程或制动指示器是否符合规定。 2.简略试验 制动主管达到规定压力后, 自阀减压 100kPa 并保压 1min,检查制动主管贯通状态,检 车员、车站值班员或车站有关人员检查确认列车最后一辆车发生制动作用;司机检查制动主 管漏泄量,每分钟不得超过 20kPa。 3.持续一定时间的保压试验 在长大下坡道前方的列检作业场需进行持续一定时间的保压试验时,应在列车制动机按 全部试验方法试验后,自阀减压 100kPa 并保压 3min,列车不得发生自然缓解。 4.列车制动机试验时,司机应确认并正确记录充、排风时间,检查制动主管压力的变化 情况,并作为本次列车操纵和制动机使用的参考依据。装有列尾装置的列车,进行列尾风压 查询;装有防折关装置的机车,注意观察其状态;CCBII、法维莱等微机控制的制动机,注 意观察显示屏上充风流量信息。 第四章 发车准备与发车 第十六条 司机根据发车时间,做好发车准备工作。货物列车起动困难时,可适当压缩 车钩,但不应超过总辆数的三分之二。压缩车钩后,在机车加载前,不得缓解机车制动。 第十七条 起动列车前,必须二人及以上(单司机值乘区段除外)确认行车凭证、发车 信号显示正确,准确呼唤应答,执行车机联控,鸣笛起动列车。 1.起动列车前使用列尾装置检查尾部制动主管压力是否与机车制动主管压力基本一致。 2.列车起动时,应检查制动机手柄是否在正常位置及各仪表的显示状态,做到起车稳、 加速快、防止空转。 3.内燃机车提手柄,电力机车进级时,应使柴油机转速及牵引电流稳定上升。当列车不能起动或起动过程中空转不能消除时,应迅速调整主手柄位置,重新起动列车。 4.列车起动后,应进行后部瞭望确认列车起动正常。单司机单班值乘的不进行后部瞭望。 列车操纵与安全注意事项 |
技术支持|试题宝|手机版|铁道行业职教培训考试网站平台|铁道职培
( 鲁ICP备18021794号-3|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99 )
GMT+8, 2025-5-3 19:46 , Processed in 0.08545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