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轨是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主要用于引导车轮前进、承受车轮压力并传递给轨枕的作用,作为铁路人,钢轨是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那么它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木轨 16世纪,人们开始使用以四轮马车为主的运送方式运输旅客和货物。随着炼铁技术的出现,铁产量的不断增加,铁矿石和煤炭的采运量也迅速增加,使用马车运行在木轨上的方式来往于各个矿井运输矿石开始普及。 ![]() 马拉着煤车在木制轨道上跑 生铁轨 17世纪,此时炼铁的能力不断提高,铁的产量相应大幅增高,木质轨道已无法承受铁矿石日益增长的采运量,人们开始使用铸铁为轨。生铁轨比木质轨耐磨,铸件容易成型,虽然生铁轨道价格比木质轨道贵,但由于其耐磨性能好,寿命长,生铁轨道逐渐取代了木质轨道。人们将铸铁轨道命名为铁道,铁道这个名字就此传开。 ![]() 铸铁铁轨 ![]() 钢轨 18世纪,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这种以煤炭为燃料动力的机车功率大大高于马车,之后英国人乔治·史蒂文森改进了蒸汽机,改进后的蒸汽机牵引力速度超过了当时的任何机车,大幅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同时暴露了生铁轨容易脆断的问题。18世纪末,发明了把生铁炒炼成熟铁的方法,由于熟铁轨韧塑性好,可以防止轨道折断,此后,熟铁轨逐步取代了生铁轨。 19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贝塞麦转炉炼钢法、马丁平炉炼钢法以及托马斯碱性炼钢法的发明,钢铁实现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提升,成本下降,人们用钢代替铁制造轨道。由于钢轨使用寿命是铁轨的15~20倍,铁路用轨迅速进入钢轨时代。 ![]() 世界上最早的铁路 1825年9月27日,英国斯托克顿和达林顿之间的铁路正式通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铁路。该铁路全长虽然只有40公里,但它的出现,却是世界交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铁路开通当天,乔治·史蒂芬森亲自驾驶着“运动1号”机车走遍铁路全程,平均时速为12.8公里,最高时速达24.0公里。 ![]() 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通车 ![]() 乔治·史蒂芬森设计的“运动1号”蒸汽机车(1825年) 钢轨断面/轨型演变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钢轨的轨型稳定在T字形,而将T形轨镶嵌在木质底座上可以节省金属的用量进而节约成本。1830年,美国工程师罗伯特·L·史蒂文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字形钢轨(国外仍称之为T形钢轨,于1831年生产),此后,钢轨的轨型基本为工字形。 ![]() 钢轨轨型变化(1767年-1947年) (部分内容来源:铁科金化、铁道知识局) |
技术支持|试题宝|手机版|铁道行业职教培训考试网站平台|铁道职培
( 鲁ICP备18021794号-3|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99 )
GMT+8, 2025-5-3 18:10 , Processed in 0.09452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