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作者/韩怀仁

2024-12-21 16:20| 发布者: 萌萌的山兔| 查看: 79| 评论: 0

摘要: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韩怀仁凡救过我们性命的人,我们都应该感谢他,记住他,否则就是忘恩负义。所以,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忘不了那个曾被我们看不起但却救了我们十多人性命的“柏赖子 ...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作者/韩怀仁

“柏赖子”的贡献


——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韩怀仁

凡救过我们性命的人,我们都应该感谢他,记住他,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所以,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忘不了那个曾被我们看不起但却救了我们十多人性命的“柏赖子”——那个四川籍的铁道兵战士。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作者/韩怀仁

1972年12月入伍后,我被分在铁十师四十七团新兵一连。因多少有点“文艺特长”,新训一个月后,又被抽调到新兵团演出队去排练节目。新训结束,坐了三天三夜闷罐车,从西安绕湖北赶到了驻地在陕南旬阳沙沟的“老部队”。新兵团演出队在“老部队”全团各营巡回演出结束后,我即来到十三连,被分配到十二班——担负隧道排架支撑任务的木工班。

木工班有个七一年的老兵(1970底入伍,其实就比我们早两年),名叫柏代志,四川开江人。他的老乡根据名字的谐音,给他取了个绰号,叫“柏赖子”。

我从团文艺宣传队到十三连的第二天,他就对我说:“你这个新兵蛋子啷个搞起的嘛?在文艺队不用打风枪刨石砟,漂亮的女娃儿又多,耍起好安逸噢!你到这险滩沟来干啥子吗?”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作者/韩怀仁

单是这几句话,他在我的心目中就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第一,我虽是新兵,但却很讨厌别人称我们为“蛋子”。可他却特别喜欢把我们这批七三年兵叫“新兵蛋子”。他嘻嘻笑着,说因为1971年林彪外逃的“九•一三”事件,七一年底全军都没有征兵。由于没有新兵入营,所以在其他老兵面前他们就一直是新兵,且一直是“蛋子”。我们入营后,他们才算是摘掉了“新兵蛋子”帽子。他说:“老子连着当了两年‘新兵蛋子’,吃了好大的亏,现在就要多喊你们几声‘新兵蛋子’,好把我们吃的亏补回来。”为了“补亏”, 他就有意在我们面前拿老兵的架子——动不动就喊:“新兵蛋子,来帮老兵做件事情。”第二,我虽然对女人也很有好感,但他那种“跟漂亮女娃儿耍起好安逸”的说法儿,让我总觉得有一股“流氓味儿”。他老乡喊他“柏赖子”,就和他嘴里特别爱念叨女人有关。

所以我就很“正气”地回答说:“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党认为十三连需要我,我就在十三连好好干呗。”能在新兵团演出队呆,那些革命歌词我还是记得很熟的。

他听了后先是一“噗哧”,接着就“嘿嘿嘿”地大笑了一阵。笑罢,他说:“格老子的。你个新兵蛋子还给老子唱高调子哩。你是人家文艺队不要了才发落到这里来的。”

他这句话还真刺到了我的心痛处。我不得不在心里承认他的坦率和承认我的虚伪。新兵团演出队解散后,队长选了一部分“优秀演员”留在了“正式的”老部队演出队,“差火的”也就是不怎么优秀的,就分到各个施工连队了。我没有被留在“上头”而是被分到了“下头”,说明我是不优秀的演员。可是出于虚荣心,我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用革命的高调来掩饰自己被淘汰的失落。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作者/韩怀仁

“你知道这条沟为什么叫险滩沟吗?”见我不说话,他就又继续问。

险滩沟这地名儿是怎么来的,我并没有调查研究过,顾名思义想当然吧——也许,这条沟在进入汉江的地方,泥沙乱石在汉江的航道上形成了一处险滩;也许,这条沟本身就十分凶险,每当暴雨洪水时期,沟里的泥沙乱石会在或拐弯或转角的地方形成多处险滩。不管怎么说,此沟能以“险滩”名之,肯定和“险”有关联。

不过我还是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

他又是嘿嘿一笑说:“险滩沟就是这沟里出的险事多。死的人多。”

接着,他就讲了一件令我不寒而栗的事情:和我同年入伍的一个洛南兵,第一次进隧道,就被电瓶车挤死了!进洞之前,排长、班长和老兵都反复交待过:隧道的洞壁上,每隔一段都有一个凹进去的避车洞,如果遇到拉石砟的电瓶车过来,一定要赶快跑到洞里避车。可是这位从山区农村来的战友从来没见过像小火车一样的电瓶车,当看到那个长龙一样的家伙跑过来时,他竟像吓傻了似的,在听到躲车的命令时,两条腿居然一步也迈不动,呆呆地站在轨道边茫然不知所措。偏偏那一段既是弯道而空间又比较狭窄,等到老兵发现险情想要拉他时已经来不及了。由于洞内光线昏暗,当司机发现这个战友想要急刹车的时候也已为时过晚。就这样,他被斗车挤伤了,大家连忙送他到卫生队去抢救,可惜最终还是因为失血过多而不治身亡了。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作者/韩怀仁

我本来就对进隧道心怀忐忑,听了这件事,心里越发紧张了。第一次跟随战友们进隧道时,心脏“嘭嘭”跳得跟怀里揣了个小兔子一样。不过,随着进洞次数的增多,那种“谈洞色变”的恐惧感渐渐也就消失了。因为熟悉情况后我马上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尽管洞内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但只要提高安全意识,随时注意观察,头脑灵活些,动作机敏些,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可是这个“柏赖子”总是给我们发号施令,一会儿说这里不敢去,一会儿说那里有危险,叫我们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说是在隧道里干活,一定要听老兵的。偶尔有谁没听他的指挥,他就会很不高兴地教训人家:“这个鸡巴屌兵,老兵的话都敢不听!”我们几个新兵都不喜欢他,都暗地里说他是既没当上班长也没当上副班长,就想在我们几个新兵身上来过一过“当指挥员”的瘾,而且指挥我们完全是为了自己不干活。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作者/韩怀仁

大约是我进隧道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们上的是大夜班,任务是把上一班爆破后炸松的石砟装进斗车运出洞外。在那个大家都羡慕“商品粮”、“铁饭碗”的年头,我们这些从农村出来的新兵,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心中都揣着一个梦想,就是想通过在部队“好好干”,最后能够争取“留队”从而彻底跳出“农门”。所以在工作中,人人都想给领导和老兵留个好印象。到了工作面,我们七八个新兵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甩开膀子干了起来,有的用钉钯刨,有的用畚箕撮,遇到大块的石头,索性就伸开两只胳膊抱起来扔进斗车。谁都不想落后,眼前仿佛只有那些石砟,全然没想到还会有什么危险(起码我当时是这样,只想着干活,而没想着别的)。这天晚上,柏老兵还和往常一样,象征性地在石砟堆旁扒拉了几下,就站在一边点了一根烟,一边抽,一边指挥我们。同时,他还不断地向着洞顶望上几眼。我心想,这个懒家伙又开始摆他的老兵谱儿了,心里很有些瞧不起他。但部队就是这样,等级是比任何地方都森严的,老兵就是有这点特权,没治。我们头上边的洞顶,是上一个工班刚刚支撑好的排架。——用大大小小木料支撑起来的棚架,遮住了刚刚爆破以后洞顶和部分洞壁那呲牙咧嘴的面目,也挡住了洞顶部因震动而可能随时掉落的碎石,这就是排架的作用。在我眼里,那排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地在下面刨石砟装斗车。可是“老柏”——尽管他跟我同岁,但他是老兵,我只能这样叫他——却不断地说,这排架看起来有点不太稳当,他告诉我们干活时要机灵些,随时注意安全,千万别傻乎乎地光闷着头干活。我当时在心里说:你大概是想偷懒不干活,故意要充当义务安全员吧?其实每个施工班儿都配有专职安全员的。我们那晚的安全员是九班副班长,一个六九年入伍的上海老兵。

干了一会儿,忽听老柏向九班副喊:“有一个小石块砸到我安全帽上了。”我听了很不以为然,其他的新兵大概也和我一样地不以为然。进隧道施工,没有浆砌的洞顶总难免时不时掉落小石块,我们都戴着安全帽,谁也没出过什么事。但是老柏却很认真地再一次喊了一声。这一声显然不仅是喊给九班副听的,所以我们也都不约而同随着他的声音抬起头来朝洞顶看了看。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作者/韩怀仁

身为安全员,九班副自然不敢大意。他连忙走到柏老兵身旁,打开装有四节电池的长筒手电,开始朝洞顶观察。就在这个时候,洞顶又连续掉下了四五块小石砟。柏代志大喊一声:“要塌方,快撤!”这一下我们才都慌了,慌急之间竟有些晕头转向。柏代志一个箭步冲到我们几个新兵跟前,把我们朝后搡了一把,大声喊道:“别朝外跑,快向下导坑里撤!”我们在他指挥下,连滚带爬跑进了石砟堆后边的下导洞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就听得“轰隆”一声巨响,我们眼前什么都看不见了。我当时心里一沉,暗暗喊了声:完了!我们肯定被埋在导洞里了。待塌方的声音平息下来十几秒钟之后,我们的眼前露出了依稀的光亮,那是隧道口方向照进来的灯光。这一下我们才都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我们既没有被塌死,也没有被堵埋在导洞里面。

当确信头顶再没有塌方危险的时候,我们扒着塌下来的石头和木头,从导洞里爬了出来。出来之后全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塌下来的石头和木头足足有二三十立方,如果不是及时躲避,我们十几个人肯定全都没命了。


“柏赖子”的贡献——襄渝铁路险滩沟隧道遇险亲历记 作者/韩怀仁

死里逃生!我们逃过了一劫!我们从心里都开始感激柏老兵了!这个时候,他平时劳动不积极、不卖力,却喜欢指挥新兵等等毛病,似乎都有了非常宝贵的价值。试想,假如那天晚上他跟我们一样都拼命地想表现,只顾着埋头干活……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他的不埋头苦干,也许正是他把生命看得比立功受奖甚至入党提干更重要吧?他爱惜自己的生命,也爱惜战友的生命!他不埋头刨石砟,却用更多时间留意战友的安全。那天之后,我们对他的看法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时不时就会在心里泛出这样的念头:谢谢你,柏老兵!

生活的辩证法常告诉我们这样的哲理:同一事物,从这一角度观察时它可能是暗影,但从另一角度观察时,它却可能正是一种亮色。

美篇制作/袁武学

编辑:乐在其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 铁道职培公众号

  • 扫描下载APP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 QQ: 871889019

    客服电话

    183-9671-7087

    电子邮件

    mlkj@aliyun.com

    在线时间:9:00-21: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