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内容概览 1.《技规》条文学习 1.1变更范围 1.2变更股道 1.3变更作业方法 1.4驼峰作业 1.5货物线、岔线、段管线调车 2.典型案例分析 2.1事故概况 2.2事故经过 2.3原因分析 1.《技规》条文学习 《技规(普速铁路部分》第289条 第289条 一批作业(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不超过三钩或变更计划不超过三钩时,可用口头方式布置(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除外),有关人员必须复诵。变更股道时,必须停车传达。仅变更作业方法或辆数时,不受口头传达三钩的限制,但调车指挥人必须向有关人员传达清楚,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驼峰解散车辆,只变更钩数、辆数、股道时,可不通知司机,但调车机车变更为下峰作业或向禁溜线送车前,须通知司机。 ![]() 由于调车作业涉及的环节多且现场情况多变,变更调车作业计划在所难免。变更调车作业计划,会打乱调车长已经布置的作业方案,而且常常因为传达不彻底,造成调车人员预想不够,失去协调,以至发生错漏,破坏工作秩序,引发混乱,甚至酿成事故。 因此,遇变更计划,必须把住传达彻底这一关。 ![]() 1.1变更范围 想要更好的执行第289条第一句的规定,则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①哪些情况算变更; ②变更钩数如何计算。 这两个问题,《技规》中没有做明确规定和解释。但部分集团公司的《行规》中有所体现,大家可以参考。如广铁集团《行规》中第52条中就有明确的规定: ①变更的范围为:变更股道、钩数增减、溜不进再顶。 ②钩数计算:增加一钩算一钩;减少一钩算一钩,连续减少算一钩;变更一钩股道算一钩;对一批计划(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中的某一股道均变更为另一股道时算一钩,但只准变一次。 如青藏公司的《行规》第52条中规定了变更钩数的计算: 变更钩数的计算为:变更一钩中的股道、摘、挂或车数算一钩;增加一钩或减少一钩算一钩; 连续数钩合并为一钩算一钩,但一批作业仅限变更一次;同一股道变更为另外同一股道算一钩,但一批作业同一股道的变更只准一次;连续的两钩颠倒作业顺序算两钩。 1.2变更股道 调车作业线路的有效长、停留车、作业要求各不相同,为此变更股道,牵涉面较广,是调车计划主要内容的变更,因而对调车安全的危害也最大。在执行调车作业计划中,因某种原因,不得不改变原来计划的股道时,为安全起见,调车指挥人必须停止作业,重新传达给有关人员。 1.3变更作业方法 变更作业方法主要是指溜放与推送方法的变更。因而不受口头传达三钩的限制,但调车指挥人必须向有关人员传达清楚,推送变更溜放时,有关人员要提前做好车辆制动的准备工作。 ![]() 1.4驼峰作业 驼峰作业,由于司机按信号显示要求推峰,如驼峰解散作业只变更钩数、辆数、股道时,对司机操纵影响不大,可不通知司机。但变更为调车机车下峰作业或向禁溜线送车时,涉及调车作业方法的改变,下峰作业或向禁溜线送车时如果速度掌握不好,容易发生问题,对安全危害较大,因此必须向司机传达清楚。 1.5货物线、岔线、段管线调车 由于货物线、岔线、段管线调车作业时,往往存在联系困难的情况,遇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原计划不符时,准许调车指挥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变更或制定作业计划,但作业完了后,必须及时向调车领导人汇报计划变更和车辆停留情况;如果使用无线调车灯显设备能够与调车领导人取得联系时,须取得其同意。 2.典型案例分析 2.1事故概况 某站调车作业时,第4号调车作业计划,第18钩:“Ⅲ-8” 变更为 “6+8” ,当进行到第18钩时,推送车列与站6线停留车冲突,造成15辆车不同程度伤损。 2.2事故经过 14时36分,该站车站调度员第4号调车作业计划,共计18钩。 …… 17、货12+1718、Ⅲ-8 17时27分,车站调度员该计划最后一钩“Ⅲ-8”变更为“6+8”,仅口头通知了信号楼,且未通知调车组人员及司机变更计划。 17时31分,货12+17牵出至北端牵出线D3信号机处等待,调车长呼叫信号楼“上3道”。 17时32分,信号员排列进6道调车信号后呼叫“上6道信号好了”,未与调车组核对计划变更情况,也未预告6道有车线及停留车位置。 17时33分,调车长通知连结员“上6道信号好了,确认信号”,连结员呼叫“信号好了,推进”,调车长发出推进信令。连结员在前端第一位车辆右前角脚梯上领车,未认真瞭望、确认股道状态及停留车位置(停留车停留于警冲标内方,距推送车辆前端约80米)。 17时39分,车列运行至6道29#道岔处,连结员突然发现6道停留车后呼叫“停一下,停车”,调车长复述“停车”,随后推送车列与6道停留车辆相撞。 2.3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的整体分析较为复杂,我们只针对调车作业计划变更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①车站调度员 计划变更后未按规定将变更内容及安全重点提示传达到调车作业相关人员,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在向车站值班员、信号员传达计划时,未对6道停留车位置等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布置,对该批调车作业计划目的传达不清,致使作业人员对本批作业计划的目的和安全关键掌握不清;计划布置后对现场执行情况不管不问,对调车作业安全重点环节心中无数。 ②调车长 得知调车计划变更股道后,未严把“全员、停轮、复诵、核对”四道关,联系严重脱节。 ③连结员 在从货12道牵出后,对调车作业计划变更情况不顾不问,车列推进运行中未进行认真瞭望确认停留车位置,盲目臆测作业。 ④信号员 未与调车组复诵核对变更计划;在发现推送车列接近股道仍未显示“十、五、三车”及减速信号后,没有进行相应的提示,互控落实不到位。 ![]() 通过对事故经过和事故原因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涉及到调车作业计划变更的事故案例中,往往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调车领导人或调车指挥人没有做到传达彻底。 ![]() 这个“传达彻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将调车作业计划变更内容传达到所有参与调车作业的人员,确保有关人员均已了解变更计划后,方可继续作业;二是要将变更后的安全注意事项传达彻底(详细布置),包括变更的目的、停留车位置、周围环境变化等。简单来说就是“人+事”。 只有将标准和规章融入到常态化作业的每个细节中,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惯性违章和群体违章。 写在最后 涉及到调车作业计划变更,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传达彻底”这一关!! (文中部分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作为标准) |
技术支持|试题宝|手机版|铁道行业职教培训考试网站平台|铁道职培
( 鲁ICP备18021794号-3|鲁公网安备37130202372799 )
GMT+8, 2025-5-3 18:10 , Processed in 0.08790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