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切换到宽版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520 人浏览分享

我与开滦的铁路情怀

[复制链接]

7

主题

1

回帖

8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7
发表于 2025-3-12 1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老家是一个小山村,门前有一条铁路,每天有火车经过,伴着悠长的笛声和巨大的轰鸣,拖着长长的白色烟雾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蒸汽机车在我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多少次我憧憬着坐上火车去旅行,最好是开着火车走遍祖国的大地。上学了,因为有梦想,我选择了铁路专业;毕业了,因为有梦想要实现,我选择了开滦铁路。在这里,我近距离接触到了童年意识里的庞然大物,但真正的了解这个行当还是从一个“老铁路”难忘的“灰头土脸”经历开始的。
“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远看像个逃荒的,近看像个掏炭的。”这是蒸汽机车司机最真实的写照,回忆起那段与蒸汽机“纠缠”的日子,老朱略带自嘲地说。朱志强,中共党员,是一名火车司机,从驾驶蒸汽机车的灰头土脸,到驾驶内燃机车的干净轻松,他感慨万千,又倍感骄傲。
1984年,朱志强参加工作,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司炉。每班给蒸汽机锅炉添煤为机车提供充足的动力,一趟车下来就是两吨煤,早早就磨出了一手老茧。作业过程中,他要一直待在锅炉边,被煤灰搞得灰头土脸,即使是寒冬腊月,身上的工装也会被汗水浸湿好几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老朱不断晋升成长为一名火车司机,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如果说司炉和副司机费的是体力,当司机耗费的就是心力,乘务组的大事小情全得操心,以保证行车安全。蒸汽机车有一个最大的安全问题:视野不好。蒸汽机车司机室前面的锅炉就像一堵墙,把前方堵得严严实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开侧窗,探出半个身子去看前方的道路。夏天还好,冬天可就遭罪了,往往是“车里半身汗,车外透心凉”。相比付出辛苦,乘务组更要相互配合。最关键的上坡道行驶,需要加速“闯坡”,而每一次“闯坡”对于乘务组都是一次考验。有一次,正在加速的时候蒸汽机车动力不足,刚出学徒的司炉操作不当,明显跟不上机车动力的需求。老朱当机立断让副司机操纵机车,他抡起铁镐就掏被冻住的煤,紧跟着又一锹一锹将煤送入锅炉,不但动作极快,而且落点都恰当好处,机车的动力上来了,终于连“闯”带“爬”通过了坡道,而此时的老朱已是大汗淋漓了。
老朱说,由于铁路沿线环境复杂、行车条件艰难,他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驾驶能力,把每个运输作业的站场状况,每段线路的周边环境都熟记于心,特殊地段需要的特殊操作方法都装在脑子里,充分利用动能闯坡,防止上坡坡停、下坡放飏,既节约了大量燃煤,又把握住了作业安全。
随着时代进步发展,蒸汽机车淘汰成了必然趋势。2006年底,铁运公司的蒸汽机车全部“光荣退役”。崭新的内燃机车走进了铁路人的视野,这是铁路运输设备的一次历史性革新。“没有了蒸汽机车庞大的烟囱和补给箱,不再用煤炭作为动力,操作室里干干净净,还安上了微波炉和空调。”老朱高兴地说:“新车的司机座椅可以上下前后调节,可舒服了!不管是冬天、夏天、下雨、下雪,再也不用把头伸出去看信号灯了,新的操作台各种显示仪表一应俱全。司机室还配备了平面调车设备和电子添乘系统,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老朱心满意足,干起活来更带劲了。相比传统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除了在动力上更胜一筹外,噪音小、更环保,更为重要的是,安全性能有了大大的提升。
蒸汽机车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对我来说确是无法忘却的,因为我一直认为是儿时的汽笛声在我内心种下一颗要成为铁路人的种子,才成就了如今的我。朱志强这个老朱师傅只是我身边众多党员的代表,他的经历值得我学习,促进了我的成长,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开滦铁路人,一晃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从铁路运输设备更新,到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升级,到站场环境逐步标准化;从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到服务社会拓展运输市场,都见证了开滦铁路运输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立足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思维,以老一辈铁运人的干劲为榜样,自觉传承开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铁路运输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主题

5

回帖

6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0
发表于 2025-3-12 11: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觉传承开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

主题

  • 铁道职培公众号

  • 扫描下载APP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