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切换到宽版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7 人浏览分享

施行常用制动时累计减压量不应超过‌最大有效减压量‌

[复制链接]

323

主题

10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7145
发表于 2025-3-15 12: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机车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在施行常用制动时,累计减压量应严格控制在最大有效减压量范围内,而非"最大减压量"。这一规定是确保列车制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技术指标。

累计减压量的限制依据主要基于以下技术原理:首先,从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制动缸压力的建立与减压量呈非线性关系,当累计减压量超过最大有效减压量时,制动缸压力将不再随减压量的增加而线性提升,反而可能导致制动效率降低。其次,从安全角度考虑,过大的累计减压量可能引发制动系统的不稳定,增加制动失效的风险。因此,《操规》明确规定,常用制动过程中累计减压量必须控制在最大有效减压量范围内,这是保证列车制动效果和运行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

最大有效减压量与最大减压量是两个具有本质区别的技术概念:

1. 最大有效减压量
最大有效减压量是指在保证制动缸压力达到规定值的前提下,通过多次减压操作累计达到的最高有效值。这一参数是衡量制动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其数值取决于列车编组、制动系统特性以及运行条件等多个因素。在实际操作中,累计减压量一旦超过最大有效减压量,将无法继续提升制动效果,反而可能影响制动系统的稳定性。

2. 最大减压量
最大减压量通常指单次减压操作的最大允许值,而非多次累计的总量。例如,在常用制动过程中,初次减压量通常不少于50kPa,这是为了保证制动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并建立必要的制动力。与最大有效减压量不同,最大减压量主要关注单次操作的限值,其设定需要考虑制动系统的响应特性和乘客的舒适度。

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对于正确执行制动操作至关重要。在实际运用中,操作人员必须准确把握累计减压量与单次减压量的关系,确保在不超过最大有效减压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各次减压量,以实现安全、平稳的制动效果。同时,还需要根据列车编组、运行速度、线路条件等因素,动态调整制动策略,确保制动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本文内容由铁道职培APP平台与人工智能腾讯 - 知识引擎原子能力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

关注

0

粉丝

323

主题

  • 铁道职培公众号

  • 扫描下载APP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